據《親子》雜志的一項專題調查發現:83.9%的父母認為要對孩子進行才藝培養,近80%的父母希望讓孩子參加不止一項的才藝訓練。我們的父母總是一切為了孩子,經濟上稍一富裕,就盡力為孩子提供各種發展才能的條件。除正常的學校學習之外,還要讓孩子學各種才藝,如鋼琴、舞蹈、繪畫、書法等等。尤其到了假期,各種才藝學校的報名點更是火爆。
然而,令很多家長感到頭疼的問題也隨之而來了。很多小朋友在學習了一段時間的才藝后,就逐漸失去了興趣,才藝學習對他們來說甚至變成一種痛苦。在這種情況下,有的家長看到孩子不情愿再學下去,只得放棄,半途而廢。而有些的家長卻不愿意看到以前的努力就這樣付之流水,于是想出種種辦法,甚至不惜威逼利誘,來強迫孩子堅持學下去。
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六歲到八歲的兒童正好處于“嘗試期”,喜歡嘗試新事物,家長抓住這個機會,讓孩子多接觸一些才藝學習內容,出發點原本是好的。只是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對某項事物的興趣往往不容易持久,隨著最初的新鮮感和熱度漸漸消退,加上孩子發現才藝技巧其實還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練習才能掌握后,就逐漸失去了繼續學習的興趣。
因此,家長在為孩子選擇才藝學習時,就應該慎重地多加考慮。首先,選擇課程應該重質不重量。學習內容太多反而會讓孩子疲于奔命,容易感到倦怠和挫折。如果家長覺得孩子在完成學校課程之余還有時間,這時與其再去多學一門新的課程,還不如讓孩子繼續加強練習原來已經學習的才藝。等孩子將一門才藝熟練掌握之后,在不會增加孩子的負擔,不讓孩子感覺吃力的情況下,再酌情考慮開始一項新的才藝課程。
在實踐中可以發現,家長們給孩子選擇學什么樣的才藝也有跟風和追隨流行的現象。例如有段時間各個媒體集中報道我國某位少年從小練習鋼琴,并在國際比賽中獲得大獎時,就曾帶動家長送孩子學習鋼琴的熱潮。或者有些家長看到身邊有哪位孩子學書法得了獎,或者獲得了升學考試的加分,于是也跟著把孩子送進書法學習班。兒童由于對什么新鮮的事物都感興趣,容易受到同伴和流行風潮的影響,但是作為家長卻不能也跟著趕流行。家長在為孩子選擇才藝學習時一定要仔細分析孩子的個性、能力和天賦,為孩子選擇真正適合他個人特點的課程。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先安排孩子去上幾堂介紹或者試聽的課程。另外,還要看看才藝班的老師是不是要求過分嚴格,或者是太過重視競賽成績,這些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興趣。
現在很多家長為孩子選擇一些樂器課程,這些課程所需的樂器有的價錢并不便宜,這時不妨先用租或者借的方式,等到確定孩子真有興趣,能夠堅持長期學習時再購買。而在購買之前,家長應該將對期望和要求清楚地告訴孩子,讓孩子有個考慮和選擇的機會。
學習才藝本來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可是生活中,有些孩子到后來從才藝學習中感受到的卻不再是愉快,而是壓力和痛苦。曾經有報道說,有個孩子自己切斷自己的手指,原因只是因為家長強迫他練習彈鋼琴。確實,有些家長急于看到孩子的學習成效,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卻會讓孩子感到很大的壓力而喪失了繼續學習的興趣。作為家長,應該明白:只要孩子學得愉快,何愁他學不出成果?這個年紀的孩子,又是初學,一定要耐心地等待一段時間,才足以讓孩子在學習上獲得成就感,進而轉化為自覺學習的原動力。退一步說,家長讓孩子學習才藝的最終目的,應該是為了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為了孩子的幸福成長,而如果太過注重出成果,反而偏離了原來的出發點。
如果孩子就是堅持要放棄,作為家長這時也不要倉促做決定。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的特點就是做事情總是“三分鐘熱度”,興趣轉移快。另外學任何一種才藝,學到一個階段,就會出現一個平臺期,這個時候感覺怎么也不能取得進步,甚至都覺得在退步,學生往往就會開始動搖自己的信心。而一旦度過這個平臺期,就會進入一個更高水平的階段,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和內在的興趣。應此,家長可以先給孩子定一個期限,讓孩子再試三到六個月,說不定再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當然,如果到時孩子還是覺得痛苦不堪,也就不宜再勉強了。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