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國際數學“奧賽”,中國獲得的金牌總數常常高居榜首,是當之無愧的數學“奧賽”第一大國。但少年數學人才輩出的中國,為什么屢現數學人才斷層呢?這些優秀數學苗子中的絕大多數為何“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呢?只開花、不結果的背后意味著什么?
層層選拔強化培訓是“中國特色”
在普通百姓看來,從劉徽、祖沖之到華羅庚、陳省身,一部中國數學史可謂名家輩出,群星燦爛。作為一個擅長數學的民族,在國際數學“奧賽”上摘金奪銀自然不足為怪。
但美籍數學家魏詩曙在對中外做法進行比較后認為,中國之所以能在數學“奧賽”上年年豐收,年年滿載而歸,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選手都是層層選拔,并在賽前經過了嚴格的強化訓練。“在國外,參加‘奧賽’是自由的,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重視,組織得這么好。”
對于數學“奧校”,家長的興趣遠遠大于孩子的興趣。“這可能與升學有一定的關系。如果某個孩子在國際上拿了大賽獎牌,就可以不花一分錢,隨便選擇一所好中學。如果沒有這塊獎牌,可能得交好幾萬的擇校費,還不一定進得去。”曾在中國科技大學當過數學教師、現為《中國科學》雜志編輯的陸珊年認為,這為參賽選手的選拔提供了廣泛的社會基礎。
“他們只有在看到習題時,眼睛才會發亮”
“在我國,各種‘奧賽’帶有明顯的應試教育痕跡。”武漢大學數學系的一位博士生導師認為,“有時人們太過急功近利,刻意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這并不利于長遠的發展。”
這種以應試為目的的教育,多半對同一題型反復練習。如此機械的“題海”戰術首先泯滅了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獨立思考正是創造性的保證,正如著名數學家田剛所說,“創造性在科研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數學教育的關鍵,是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他們只有在看到習題時眼睛才會發亮。在任何國際性的學科筆試中,我們的中學生總能名列前茅。”一位帶隊參加國際“奧賽”的領隊這樣描述中國小選手:“他們做習題的時間通常是西方學生的數倍,但在發揮創造潛能方面所花時間卻極少。”
在數學家大會會場上,一位教授給記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有一道怪題:“一條船上有75頭牛,32只羊,那么船長是幾歲?”如果學生做出了這道題的答案,就表明學校把孩子“教笨”了。不久前,有人用這則笑話一樣的數學題去測驗某市的中小學生,竟有92%的學生做出了“答案”。“獨立思考能力的喪失,確實是教育的不幸。”這位教授不由為之嘆息。
金牌選手再也不愿接觸數學
“只要有興趣,數學就會變得迥然不同,就會感受到數學無盡的魅力。”正是由于對數學王國充滿興趣,田剛才會在數字世界里自得其樂,成果豐碩。“老師要善于培養學生的興趣,沒有興趣就沒有動力,有了興趣你就會舍得花時間和精力。天賦倒在其次。”
但應試教育讓我們的許多孩子討厭數學。不再學數學的那一天,儼然是他們的節日。“這種教育讓學生大量重復同一題型,雖然使學生在計算和推理方面達到熟練程度,但也種下了惡果。”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嚴世健對此深有體會,“這種方式使優秀的學生對數學感到厭倦,讓吃力的學生對數學心存恐懼,以至學生在課程結束后不愿再接觸數學。”
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少年數學論壇上,充滿童心的著名華裔數學大師陳省身為小朋友題詞“數學好玩”。但在我們的學校里,又有多少孩子覺得數學“好玩”?
“在這種‘八股文’式的教育下,學生只有好勝而沒有好奇。”數學教育專家、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張奠宙認為,“他們對考試以外的題目毫無興趣,更缺乏對科學、對自然、對人類社會的探索精神和好奇感。”
即使在“奧賽”中培育出了好的數學苗子,他們也多半會“告別”數學舞臺。“在‘奧賽’中獲獎的不少人不愿繼續從事數學研究,個別人甚至表示一輩子不愿意再接觸任何數學符號。”北京師范大學劉兼副教授說。
曾經有一位數學大師這樣說:“數學家就像一位戀愛中的人,為了數學他可以赴湯蹈火,一往無前。”如果數學家沒有愛上數學,又怎么可能碰撞出最為絢爛的火花呢?哪怕短暫,哪怕瞬間即逝。
“馬跑得快固然好,但跑得遠更重要。”魏詩曙這位旁觀者的話,仿佛在不經意間觸動了我們內心深處最緊繃的那根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