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的前一天晚上,讀大四的小龍打電話告訴父親,他讀直博的事已經定下來了,協議已經簽好,攻讀方向是“靶向治療”,將主要研究癌癥的治療。父母知道后很是欣慰,其親朋好友都夸小龍,為他的孝心感動。
故事得從小龍高考填報志愿開始。那年高考他成了小縣城的高考狀元,母親希望他讀碩博連讀的臨床醫學,但他不同意,并說他不想當醫生,也不想當教師。他要選擇多學科交叉的邊緣學科,后來選擇了生物工程,心里盤算著今后到外國知名大學攻讀這一方向的博士,并在若干年后帶著自己的研究成果,回國創業當個老總。到了大學后才知道,原來生物工程是熱門學科,他的班云集了省內外一批高手,他的高考成績充其量居班級錄取分的平均分。從此他不敢懈怠,為實現自己理想而發憤,終于漸漸地在班中露出了頭角。
但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正當小龍緊張地結束了大學第一年最后一門考試,滿意地走出考場,愜意地呼吸考場外清新的空氣,母親來了電話,告訴他父親住院在附屬醫院,他頓時呆立在那兒!他怎么也不敢相信這是事實,父親身體一直很好,平時就連個感冒咳嗽也沒有,怎么一下子就住院了呢?事實上他父親已住院十多天了,為了不影響他考試父親攔著不告訴他。趕到醫院,看見父親已挨了一大刀躺在病床上。看著父親蠟黃的臉,想著昔日沒日沒夜有使不完勁工作的父親,如今就這樣無助地躺著,他忍不住一陣陣的心酸。他能做的就是日夜陪著父親,和父親說說話。讓他欣慰的是父親非常樂觀,在父親的臉上看不到一絲的愁容。有一天,父親跟他說:“你爹這病,我相信總有一天會被醫學攻克,而那一定是生物這神奇的科學,這位科學家一定會被載入史冊,永傳千秋。”稍后又說:“兒子,你也跟生物搭界啊,呵呵。”小龍望著父親,呆呆的說不出話來,良久才淡淡地說:“老爹,那是生物醫學。”
但父親的話已深深地烙在他的心上,隨后親歷了父親化療、放療的痛苦,對病人的痛苦有了更多的體驗。大二時,一位醫學院年青的歐陽教授給他們上課,小龍常常不由自主地想到父親,想到病人的痛苦,他覺得自己應該轉專業,于是常和教授套近乎,后來終于對教授說要考他的研究生,并說了他選擇的緣由,教授聽后很感動,當即爽快地答應了他。此后他就常常到那教授的實驗室去,先是向學姐、學哥討些材料做些小實驗,隨后慢慢地就參與到學長們的研究課題中去。實驗室在另一個學區,為此他一個星期總有二三個晚上就睡在實驗室里,整個暑假也全在實驗室,到大三結束時,已有了研究成果,有他署名的論文發表了。雖然所研究的方向是軟骨與關節,但畢竟可以為病人解除痛苦,他想一定也是父親所期望的。[本文來源:http://www.51fsjj.com/news/news39_117522.html 美麗的孝心故事就這樣形成]
轉眼到了大四“保研”的時候。成績排名出來了,他的總成績居班級前茅,面試第一。他興奮不已,心想這回終于可以如愿地成為歐陽教授的研究生了。可是當他拿到保研的申請表和供選擇的導師及攻讀專業時,眼前竟然有“驀然回首”的一亮與驚喜,他驚奇地發現一位剛從國外回國不久的教授,其研究方向中竟有“靶向治療”!他猛然想起,病中的父親有一次拿著《讀者》,要他看看當中一篇介紹諾貝爾獎獲得者錢永健的文章,并指著錢永健的研究成果“熒光蛋白”,說:“看來攻克癌癥有希望了!”這“靶向治療”不就是父親所期望的嗎?真是“夢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就在眼前。于是他毅然放棄原先為之努力了近二年的“軟骨”方向,拉著班里成績也是數一數二的同學,決然選擇“靶向治療”,而且是“直博”。在導師簽下同意的一刻,他當即把喜訊告訴了父親,并向父親解釋說:“癌細胞很可惡,當它吸收了危及其生存的藥物之后,它卻能迅速地將藥物吐出來,所以藥物不能對付它,反倒傷害了正常的細胞。我今后要研究的,就是尋找一種載體,讓癌細胞乖乖地吃下藥物而吐不出來,束手就斃。”
“好啊,哈哈哈!”電話那頭,父親爽朗地笑了。
故事到這里本該結束了,然而小龍的父親有話要說。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小龍的父親一直信奉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認為興趣是取得事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他一直告誡兒子選擇時要考慮興趣的因素,同時他總是尊重兒子的選擇。所以如果說兒子是因為他的因素而改變自己志向,那他會很不安,更不會開心大笑了。同樣相信單純而正直的故事的主人公小龍,要是看見了這個故事,一定會像上次一樣,在博文后評論道:“老竹兒子小竹于公元2009年×月×日發表聲明,嚴正指出此故事很搞笑!”所以我不惜改變故事的中心,將有關細節補充如下:
大二時,醫學院年青的歐陽教授給他們上課,許是教授喜歡上了小龍,有天對他說今后考他的研究生吧,小龍受寵若驚,從此就常到到歐陽教授的實驗室去,漸漸地開始喜歡上了。大三快結束時,父親提醒小龍說,既然你決定讀這教授的研究生就跟教授講明吧。教授很高興,但要求小龍必須在9月之前,把實驗室的基本實驗都做完。按他的成績保研是沒有問題的,而現在導師已經同意了,所以保研的事就這樣定下來了。但是到了國慶前幾天,從不求父母的小龍突然打電話向父親求助,說今年保研名額很少,系里領導說不會同意跨學院保研,而歐陽教授也非常明確地說他沒有辦法從醫學院那兒為他拿保研名額。父親以為這小事一樁,于是請在這所大學里當領導的學生和在化工領域很有知名度的外甥同時出面,不想小龍系里的幾位領導為本系的利益,口徑一致不肯松口。更讓小龍哭笑不得的是系里還不肯名列前茅的幾個保研,要求他們選擇“直博”。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小龍選擇了“靶向治療”的“直博”。
呵呵,文中的父親就是我,小龍就是我兒子的小名。
百度搜索更多內容:美麗的孝心故事就這樣形成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