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的厭學,家長們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
現在,有不少中、小孩子厭學,沒有找到學習中的樂趣,甚至優等生也不例外。求知是孩子認識世界的基本途徑,而追求快樂又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因為求知而被剝奪了快樂,在苦學的狀態下學習,又缺乏自我認知的能力,在此情況下那么,他們便會產生厭學情緒。
要改變孩子的厭學情緒,首先要弄清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然后才能對癥下藥,讓孩子快樂學習。
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主要有:
一、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將學習知識的目的定在將來而不是今天。比如家長常對孩子說:“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找不到工作。”這樣,孩子就體驗不到獲取知識本身的快樂,而只注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對知識本身不感興趣,自然將學習看作是苦差事。
二、父母陪讀,使孩子缺乏學習自覺性。這會使孩子難以領悟學習的過程,難以獨立地解決遇到的新問題,體驗不到獨立解決問題后的成功感和自我認知感。
三、父母的期望值過高。期望過高,會使孩子心理壓力大大增加,不自覺地把學習與痛苦聯系起來。
四、孩子不會學習。這類孩子往往學習時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學習;不能選擇重要內容而拋開不重要的內容;無法將學到的知識正確、合理地表達出來。這樣,面對日益繁重的課業內容,自然產生厭學情緒。
其它原因:
1、不喜歡呆板課程和枯燥講課方式,找不到學習的興趣。
2、在開始學的時候沒入門,對于學習這門課覺得無從下手,摸不著頭腦。
3、因為不自信,“反正別人說我笨,學什么我都有學不好”,于是對于學習有一種自然的反抗,學起來有一搭沒一搭的。
4、學習習慣的問題,比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馬虎、下課不完成作業等。
5、也有的孩子在中間環節沒跟上,或者遭受老師的批評或周圍同學的影響等。
面對孩子的厭學,家長們該采取怎樣的措施呢?
面對孩子的厭學,在弄清主要原因之后,家長們該如何讓孩子快樂學習呢?
家長要學會細心的觀察和了解孩子,善于發現孩子在生活中對哪些方面感興趣,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然后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比如鼓勵他參加興趣小組,參加一些有教育意義的集體活動,參加比賽或是星期天帶他去博物館看一些展覽等。每個孩子都不希望比別人差,相信他。“去是去啦,心思沒在”是因為他沒有動力,不想也不知道從哪方面入手,找不到學習的入口。
一、鼓勵孩子自我激勵。如果孩子能夠經常自我激勵、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學業失敗。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其次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暗示,經常對自己說激勵的話,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讓孩子在行動中擺脫消極情緒。
二、指導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在輔導孩子時,不要代替孩子學習,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和遇事退縮的習慣。要教給孩子獲得知識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書,如何獲得自己想要的資料等。
三、要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孩子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他是按照別人的評價去認識自己的。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對于一個從未完成過作業的孩子,家長最好讓他先做幾道容易的習題,讓他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再調整作業的難度。如果孩子的學習不好,不要將失敗的原因歸為孩子不聰明,家長可以從學習態度、意志力等方面去尋找原因。
總之,要讓孩子從苦學、厭學變為喜學、樂學,需要家長循循善誘,耐心指點。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