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因“青年必讀書”在當時的文化界引起了一場大論戰,魯迅先生的“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為世人所共知。這是魯迅先生針對當時的中國書基本上是封建思想的載體而言的,他并不是不要人們讀書。相反,他在許多文章和通信中對讀書問題談了許多發人深思意見。時隔半個世紀,我們重讀他關于讀書的這些議論,仍覺親切而撼人心魄。
關于讀書者的類型,魯迅先生在《讀書雜談》中概括為職業性讀書和嗜好性讀書兩大類:“所謂職業性讀書者,譬如學生因為為升學,教員因為要講功課,不翻翻書,就有些危險的就是。我想在座的諸君之中一定有些這樣的經驗,有的不喜歡算學,有的不喜歡博物,然而不得不學,否則,就不能畢業,不能升學,和將來的生計便有妨礙了。我自己也這樣,因為做教員,有時即非看不喜歡看的書不可,要不這樣,怕不久便會與飯碗有妨。”嗜好性讀書者“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強,離開了利害關系的……他在每一葉每一葉里,都得著深厚的趣味!
對于死讀書和不讀書,魯迅先生在《讀幾本書》一文中提出了尖銳的批評:“讀死書會變成書呆子,甚至于成為書廚,早就有人反對過了,時光不絕的進行,反讀書的思潮也愈加徹底,于是有人來反對讀任何一種書。他的根據是叔本華的老話,說是倘讀別人的著作,不過是在自己的腦子里給作者跑馬。”“這對于死讀書的人們,確是一下當頭棒,但為了與其探究,不如跳舞,或者空暴躁,瞎牢騷的天才起見,卻也是值得介紹的金言。不過要明白,死抱住這句金言的天才,他的腦子里卻正被叔本華跑了一趟馬,踏得一塌糊涂了!薄白x死書是害己,一開口就害人;但不讀書也并不見得好。至少,譬如要批評托爾斯泰,則他的作品是必得看幾本的!
對于應該看什么書,魯迅先生有著獨到的見解:“……大可以看看各樣的書,即使和本業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譬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學的,偏看看科學書,看看別個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保ā蹲x書雜談》)這段話在今天仍有極強的針對性。君不見,有些學理工農醫的,寫起論文、調查報告來十分困難,甚至個別人連寫個工作總結都很吃力,足見其文學修養是多么欠缺;而一些學文史的,對科學常識知之甚少,極個別人甚至對新科技一無所知,有的竟將科技術語看成病語,叫人哭笑不得。這些人如果學學魯迅,就不會做出貽笑大方的事情來了。
魯迅先生不贊成只讀某一個人的書。他在給顏黎民的信中寫道:“不過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對于書中的思想觀點和是非曲直,魯迅先生提倡用辨證的方法對待,他在《隨便翻翻》一文中說:“治法是多翻,翻來翻去,一多翻,就有比較,比較是醫治受騙的好方子!薄半S便翻翻是用各種別的礦石來比的方法,沒有用真的金礦比的明白,簡單。我看現在青年的常在問人該讀什么書,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銅的欺騙。而且一識得真金,一面也就真的識得了硫化銅,一舉兩得了!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