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總理原音重現
我們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見的教育家來辦學,這些人應該樹立終身辦學的志向,不是干一陣子而是干一輩子,任何名利都引誘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獻身于教育事業。……廣大教師要自覺加強師德修養,堅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風范教育和感染學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社會的尊重。
香港教育學院校長張炳良:
教育家,要站得高看得遠
張炳良教授,曾獲英國倫敦大學倫敦經濟及政治學院哲學博士學位,對公務員制度、亞洲地區公共管理改革等有專門研究。出任香港教育學院校長后,盡管公務繁忙,但一直未放棄對高等教育的思考。
比知識的量更重要的是質
隨著知識社會與全球化的來到,今天的大學作為一個組織,已變得更加復雜。現在,對于一個大學校長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他們既要保持對教育的熱情,繼續學術的追求,也要面對日益增強的公眾對大學的問責,設法為大學增加資源以及努力改善大學的管理。
一所大學的領導人,首先必須作為一個教育家,為學生提供全部的學習經驗,使得學生們培養起終身學習與自我提升的能力,以便適應一個經濟與社會不斷變化的時代。大學領導人應該創造一個有利環境讓學者創造與傳播知識、維護學術自由與大學的求真精神。
身處知識型社會的教育家和老師,不再是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有了互聯網,學生知道的有時比老師還多。我們現在需要關注的不是知識的量的問題,而是質的問題。如何分辨、使用知識,運用批判性思維進行獨立思考,應該是未來的老師要教給學生的。
教育家和老師應該是做人的典范。對學生影響較大的老師,通常不是因為他們在教學和研究方面有什么重要成就,而是他們做人的態度以及對學生的關心。我常對學生講,也許你們的考試成績和學術成就不一定是最高的,但你們應該很重視師范教育,因為將來所有的社會精英都將是你們教出來的。
不能關門辦學,要有全球眼光
大學校長不能關門辦學,而是要與社會上各個利益相關人互動,以提高外界對大學的認識程度。今天的教育家應該看得更遠。在全球化的時代,大學領導人必須具備全球化與區域化的視野以便與世界上各大學交流,也應站穩本國的學術傳統與歷史文化,促進多元兼容,并培養師生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與欣賞。 [本文來源:http://www.51fsjj.com/news/news39_118010.html 校長回應總理教改意見]
為了保證大學校長擁有上述能力與領導大學的自主性,在香港,大學校長的遴選和任命由校董會負責,政府不介入。校董會由各界的領袖組成,他們來自商界,企業界,教育界,社會服務,校友及學校師生員工的代表。校董會審核大學校長候選人的資格,包括樹立目標的能力、學術成就、行政經驗、領導才能、全球視野,等等。大學校長的招聘是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今天,香港的大學校長們都是各自領域內的杰出學者,其中有一半人來自海外的大學。
有位學者從亞洲的角度出發,認為亞洲高等院校國際化過程出現了三波,即三個階段。
第一波,就是早期亞洲各地派出學生到西方國家留學。香港第一代學者都是從海外留學回來,這個階段認同了歐美國家的教育理念,故此,亞洲第一波國際化即等于西化。第二波,除了亞洲學生到歐美留學外,歐美學府應亞洲市場的需要,陸續跟亞洲高等院校合辦遙距(注:即“遠程”)課程。第三波則是隨著亞洲各地政府愈來愈開放,允許歐美學府到亞洲各地辦學,如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及越南等都出現由歐美學府到當地建立分校的現象。
在這三波的基礎上,我認為會出現第四波:隨著亞洲高等院校質素(注:即“素質”)日漸提升,頂尖人才輩出,加上愈來愈多歐美學府到亞洲各地建立分校,亞洲已有條件去吸引歐美學生到當地留學,所以未來高等院校國際化的情況,將不再單以歐美為中心,亞洲亦會成為吸引海外留學生的地方。
亞洲的教育家,要為此做好準備。 (記者 袁新文采訪整理)
學生看法
全家8人做教師的在校師范生羅莎:
先從“培養優秀教師”開始吧
羅莎,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大三學生,免費師范生。成績優異,三年來,她連續獲得專業一等獎學金,被評為“三好學生”,擔任班級團支部書記。她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教育家。
我家中有8位教師,他們在不同的學校,教授不同的課程,但都將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業當中。是他們的樂觀和奉獻讓我看到了,教師這個職業需要一顆真摯的心去熱愛,也需要踏實肯干的態度去做好。
教師是社會的改良者,他們永遠將最好的東西告訴給學生。一個好的老師可以影響許許多多的學生,而這些學生又將影響他們的家庭,推而廣之就是影響了整個社會。我們的社會需要美的東西去填充,這就需要許許多多的優秀教師。而教育家也將在這些優秀教師中間產生。
所以,要問我們的教育家在哪里,首先要培育誕生教育家的土壤,要從培養眾多的優秀教師做起,壯大優質師資的基數。除了豐富而成功的教育實踐,教育家的誕生還需要理念的開拓與創新。
中國社會目前處于轉型期,教育公平、教育均衡任重道遠。再加上網絡化、全球化,學生心理、教學手段、教學理念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問題重重,機遇多多,為教育家的誕生創造了良好的時代背景。所以,教育家的養成,必須繼續解放思想,破除學校的衙門化、行政化,引導更多優秀教師,立足本土教育實際,放眼國際教育前沿,敢于自由發展、積極創造。
教育家的誕生,除個人努力和機遇外,還離不開整個社會尊師重教氛圍的培育。所以,我認為,除了不斷提高教師待遇,還需繼續擴大免費師范生規模,讓師范生免費成為一種社會共識,讓教師成為一種光榮的職業,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來從事教育事業。
百度搜索更多內容:校長回應總理教改意見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