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題一公布,我就知道大部分考生被“框住”了,很難寫出有新意的文字或抒發真情實感。高考專家解讀說,語文命題具有“實、新、巧”三大特點,試題具有極強的教育性,能夠回歸到教育尤其是語文教學的育人性——塑造人格形成、培養公民精神——這一軌道上來,彌補了以往多“授業”而忽略“傳道”的根本缺失,高考的指揮棒必然引導今后的語文教學朝著正確、健康、科學、實用的方向邁進。例如兩道語言延伸題——談經商之道和距離,作文《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無不看出命題者良好的愿望。(詳見6月11日本報)然而,作文考卷閱卷結果是,大部分的考生作文立意雷同,“甚至和初中、小學生寫的差不多”。由于今年的作文“下筆容易,難在出彩”,所以分數比較集中,高分和低分作文都相對較少,分數集中在41分至45分的區域。今年考生作文最容易犯的錯誤是生套材料。一位閱卷老師說,很多考生在考試前會準備一兩篇作文,到了考試就往上搬。于是誠信、堅持、樂觀等等凡是和腳踏實地有點沾邊的材料全往考卷上搬,其實應該體現一步步的努力。(詳見6月18日京華時報)
文章立意數萬人雷同,比千人一面、萬人一腔有過之而無不及,不是語文教師教得太棒了,就是考官的試題出得太棒了。作文不是考政治,有惟一正確的答案,不管你心里怎么想的,落在答卷必須和教科書和老師講的一模一樣,最好一字不差。
[本文來源:http://www.51fsjj.com/news/news39_126256.html 北京高考作文立意數萬人雷同]
作文考什么?作文考寫一篇自己的文章,要考出百花齊放,考出與眾不同,甚至與自己以前寫過的文章也不能雷同。不懂得這個基本的常識,語文老師就是誤人子弟。好比我周一到周五,每天寫一篇時評,假如我每天寫的與其他報刊雷同,讀者還有必要看嗎?假如我明天寫的與今天寫的一樣,報紙還有必要登嗎?12年語文教學,從識字到造句,到一年又一年的反復作文,最后考作文的結果卻是大部分的考生作文立意雷同,“甚至和初中、小學生寫的差不多”,不可謂不說是中外教育史上罕見的“實、新、巧”。
一個好的作文題,或多或少,總要能夠考出考生個人的文思、文筆、文采,才算不辜負了一篇作文、一次考試。韓寒說,中國人是從寫作文開始第一次學會說謊話的。這或許是他這一代青年人的切身感受。從今年的高考作文結果看,我們至少可以知道中國的孩子是如何喪失創新力的,如何喪失語言文字的獨特性的,如何喪失用語文這個工具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的。
語文教學、作文教學不能等同于政治教學,而必須回歸文學。文學即人學。古今中外有多少陶冶人、感動人、教育人、鼓舞人的文學作品,學生學習之后能夠試著寫出一些屬于自己為人類文學寶庫增添的磚瓦灰砂石,就可以說語文沒有白學。不能增添一磚一石,自己能夠讀懂這座寶庫里的人類精神文化遺產,也算12年語文沒有白學。語文教學、作文教學應當在12年教學中,給一個學生打下文學修養的基礎。而高考語文、作文考試則要圍繞著這方面才能真正實現語文教學、作文教學的本意。 (北京晚報)
百度搜索更多內容:北京高考作文立意數萬人雷同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