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是溝通教師、家長與學生心靈的橋梁,是班主任與家長聯系的一種方式,而不應是某一方的提問或責問。家庭是學生成長的最初點,是學生品德操行和各種習慣培養的搖籃,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的言行與教育方式對子女有著潛移默化的巨大長期的影響,因此班主任的家訪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學生進行初步了解與深一步了解的重要手段。通過家訪,班主任可以爭取到家長對學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全方位了解學生根本上存在的問題,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確保學生穩定、健康、全面地發展。教育是一門藝術,家訪工作同樣要講求藝術性。本人擔任過多年班主任工作,在此粗淺地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一、家訪時教師應注意自己的儀表形象
家訪時,班主任應衣著樸素,儀表端莊,講究禮儀,力求語言樸實誠懇,舉止大方。見面主動問好,微笑地對待家長和學生,做到"一團和氣"感染家長和學生,家長才會"客客氣氣",這是打開話匣子,與家長和學生進行推心置腹交流的關鍵一步。這樣積極主動地與家長溝通,創設與家長和諧交談的氣氛,才會消除家長的戒備心理。家訪的主要對象是學生家長,因此,家長對老師的家訪是否采取積極合作態度,直接決定著家訪的效果。談話開始時,應避免單刀直入地羅列學生的不足,可先向家長陳述一些學生的閃光點或圍繞一些家長感興趣的話題聊上幾句,引導家長積極地參與到談話中來,創設良好的氛圍,力求達到與家長產生共鳴,取得家長信任,然后,再逐步引入正題,向家長了解、介紹學生的各項情況。
二、家訪時要態度端正,目的明確 , 訪前有準備 , 訪后有總結
在家訪前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收集好有關學生的各種資料,包括家庭狀況、學習成績、生活和紀律等各種情況。家訪時要解決什么問題,怎樣入手,預計收到什么效果,也都要考慮清楚。如果班主任向家長或學生灌輸某個道理時,舉例純屬子虛烏有,或驢頭不對馬嘴,家長或學生不僅不會接受,反而會嗤之以鼻。班主任的威信,在家長及學生心目中將會大大下降。如果班主任批評學生的事實不確鑿,理由不充分,家長、學生不僅不會違心認錯,反而會據理反駁,使班主任處境尷尬。所以班主任與學生和家長談話前一定充分備課,做到言之有據。
三、家訪時與家長談話要講究藝術
教師在家訪中要態度誠懇,分寸得當,要掌握好尺度,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耐心傾聽家長的意見,即使有的意見不一定正確,也應當在其中找到自己應考慮的方面,切不能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家長或學生,更不能因為一時不高興,說一些有損學生和家長自尊心的話。一般地說,家長都想從教師那里了解到孩子的優點、長處,特別是后進生的家長,教師不能對后進生的家長流露出厭煩情緒,要有耐心,他們非常想從教師那里了解到孩子最近的進步,因此,我們在家訪時,要"揚長避短",盡量多談孩子的進步和閃光點,并把孩子的進步歸功于家長教育的結果。這樣能比較快地取得家長的信任和尊重,并可使家訪后師生之間的感情更為親密。當然家訪時也要心平氣和、冷靜地指出學生的欠缺,在勸告家長對學生的教育千萬不要簡單粗暴的同時,幫助家長出主意,分析學生能夠克服缺點、毛病的有利因素,并向家長建議應采取什么措施,通過哪些途徑幫助學生看到方向,明確今后應該如何改進與完善。教師在與家長交談時,說話一定要小心謹慎,講究語言交流的藝術,善于抓住家長焦急,期待的心理特點。這樣的家訪,家長一定會歡迎。
四、家訪后加強對學生的督導,以鞏固家訪效果。
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尤其是后進生的進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必然有一個反復的過程。多數班主任家訪后,對學生不聞不問,認為家訪回來就意味著完成了一項任務,這是錯誤的。可以說,這樣的家訪反映在學生身上的效果不會非常理想。家訪后,教師應及時對學生加以督導,這是家訪整個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因為家訪必定引起學生心理不同程度的震動,學生心里正在進行著"積極思想"與"消極因素"的對抗,正急需外部動力的輔助,以達到思想上的凈化和改良。為了鞏固家訪效果,班主任老師可采用學生監督和老師疏導相結合的方式,輔以榜樣示范、正面激勵等措施與手段,并定時采用談心形式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對學生有進步的言語和行為給予公正的評價與及時的肯定,防止學生錯誤行為的反彈。
總之,一次成功的家訪,不僅可以深化教師與家長、學生之間的感情,更可以把學校、家庭擰作一股繩,使學生如沐春風,在校、在家都能得到正確的引導,溫暖的鼓勵!乃至最終使學生自己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終生受益使學生能得充分的肯定和認識發揮更好的學習熱情。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