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引以自毫的傳統(tǒng)美德。這種美德應該予以繼承和發(fā)揚光大。我們可以簡單想象一下,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都不關心,我們還能指望他將來到社會上去關心別人,去熱愛祖國嗎?一個人懂得孝敬父母,這是他愛國主義情感的基礎,也是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的基礎。而學校,是一個育人的地方,在教育學生孝敬父母上,學校肩負著很重的責任。
一、教育學生懂得體貼父母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作:“謹身節(jié)用,以養(yǎng)父母”,就是說,當子女的自己要節(jié)約一些,省儉一點,這樣就能有充分的物力來贍養(yǎng)自己的父母。雖然,現(xiàn)在的父母絕大多數都不需要上中學的子女贍養(yǎng),但需要子女對父母的體貼與理解。一些學生不顧家庭經濟條件,電視廣告上最新推出什么,他們就攀比著吃喝什么,什么最流行,他們就穿什么;什么最高檔,他們便用什么。用父母的血汗錢為自己買面子,給同學點歌,慶賀生日party……一些工薪階層的父母為了滿足孩子的欲望只得勒緊褲帶,那些下崗的學生父母更是苦不堪言。針對這一現(xiàn)象,學校可以開展一次中學生消費情況調查,讓班干部收集古今中外名人論節(jié)儉的警句和名人故事。也可以讓團委舉行一次有學生家長、學生代表共同參加的報告會,讓同學們可以傾聽家長為滿足孩子某些過分要求時所作出的犧牲的實例。報告會之后,學生必有感想,這時,團委可以向全校學生提出“生活節(jié)儉,不向父母提出過份要求”的倡議,這將會在全校引起強烈的反響。
二、引導學生學會尊敬父母
“敬”是“孝”的重要內容。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認為:“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大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這句話的意思是,對于父母,不僅要“養(yǎng)”,更要“敬”,否則與犬馬無異。現(xiàn)在的中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多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他們對父母缺乏應有的尊敬和禮貌。例如,在母親節(jié)到來的前一周,校團委可以組織各支部利用團隊活動時間,開展一次每人講一個在家“孝”、“敬”父母的活動,并對對他們“孝”、“敬”的言行作出評價。此舉將大大促進“孝敬父母”活動的開展和實施。
三、激勵學生學會關心父母
古人云:情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現(xiàn)在的父母為了子女更專心于學業(yè)上的競爭、包攬了一切家務,以至于大多數中學生“高分低能”,自理能力極差,有些學生習慣于父母對自己的悉心照顧,卻很少關心整日為自己操勞的父母。為了促使學生將“孝敬父母”的道德觀念轉變?yōu)殛P心父母的道德行為,讓“孝”與“敬”能真正落后到實處,團委可以設計一份學生在家操行“一日常規(guī)”,其中包括每天早起必須自己疊被,自己收拾房間。還有必須自己動手刷鞋、洗襪子和內衣褲等。 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孝敬父母教育,促使學生更好地孝敬父母,讓學生親其親、長其長,進而形成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熱愛祖國的良好品德。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