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因為孩子的下述表現而苦惱:
孩子一會兒學這,一會兒學那,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卻不見成效。這是沒有目的性,學習無計劃的表現。
孩子在做事前,前怕狼,后怕虎,怯懦膽小,猶豫不決,這是行為缺乏果斷性的表現。
孩子自制力差,上課經常開小差,學習時精力無法集中。或者是制訂計劃但不執行,一遇到困難就退縮,這是缺乏行為待業持久性的表現。
以上的行為的目的性、果斷性、自制性、堅韌性都是意志品質的體現。
要想讓孩子學習好,必須培養其良好的意志品質!
首先要從點滴小事上培養,有些孩子意志不夠堅強,但又不肯從小事做起。以為一節課,一次作業,無多大關系,這些與意志無關。豈不知,就是從這小小的一堂課,一次作業,滋長了意志薄弱,最后才導致學習上的“全線崩潰”。
反之,學習上意志堅強的人,必定認真對待每一堂課,每一次作業,積小勝為大勝,獲得學習上的成功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是中國古代學者在學習上的經驗之談。
學習時要制定出目的和計劃
對每章、每節的學習,要制定出學習的目的和計劃。且要經常檢查和監督。對日常生活中許多小事,也要有計劃和目的。比如,為了培養自理能力,堅持讓孩子自己洗衣服,自己打掃房間等,日積月累,就會養成干事有目的性的習慣。
培養分辨是非的能力
因為孩子意志的自覺性還不強,所以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又由于不能分辨是非,常常不加選擇地模仿他們的行為。比如電視、電影中反面人物的動作、語言,日常生活中許多低級下流的東西,應避免讓孩子看,同時要教他分辨這些事情的好與壞,積極阻止不良行為的發生。
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必需的。
學習中的“失敗”,是哪個孩子也不能避免的。關鍵是教他如何面對失敗。
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幫孩子冷靜分析其原因,看看用什么辦法才能克服困難,切忌動不動就給予幫助和呵護。這樣容易使孩子的意志品質在不斷地被“軟化”,無法經受住暴風雨的襲擊。
這并不是鼓勵孩子去嘗試失敗的痛苦。而是從平常失敗的積累中,逐漸變成訓練控制其情感的經驗,產生出一種抗挫折能力,在考試時就不怯場、不緊張,不容易犯意料之外的錯誤。如果孩子始終成績好而失敗較少,沒有經過這種“耐性”的磨煉,很可能細微的刺激都會擾亂情緒。所以對孩子不要嬌生慣養得象“小皇帝”那樣,這不利于培養其堅強的意志。
學習時要一心一意
有的孩子學習時,經常是削削鉛筆,捅捅這個,摸摸那個,總不能集中精力去學習。有時懾于家長的威嚴,在那里磨時間,其實他對學習不感興趣。
為了養成一心一意學習的習慣,可適當縮短縮短其學習時間,要求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哪些作業。做完后,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不通以學習時間的長短來判斷學習質量。如果常常在那里磨時間,容易在學習中形成一種惰性,一遇到困難就止步不前。
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意志水平的高低往往取決于是否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獨立思考、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循序漸進等都是些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一曝十寒、半途而廢、虎頭蛇尾、知難而退等,都是些不良的學習習慣。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系我們。